8月17日,由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鄂尔多斯市委员会宣传部主办的强基工程——“村歌嘹亮”2025年全国集中展演,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圆满落幕。
中国文联主要负责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中宣部文明实践局、中国文联相关部室、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正在内蒙古采风的中国美术家协会采风团一行,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相关负责人、48支展演队伍及当地群众近万人观看闭幕式。
闭幕式演出由文艺志愿者刘劲、朱迅、张蕾、刘钦主持。整场节目邀请各具地方特色的优秀展演队伍与助演嘉宾同台演出,充分展现强基工程自开展以来,就近就便结对帮扶的成果。内蒙古、安徽、青海和河北的基层演唱队伍身着绚丽民族服饰,迈着灵动的步伐与乌兰牧骑队员共同演绎开场舞蹈《草原欢歌》,展现村歌嘹亮的欢腾草原景象。来自辽宁、江苏、山东和湖南的歌舞表演《劳动号子》,用生产劳动的原始呐喊,在“村歌嘹亮”的舞台上汇聚成南北交流的文化交响。广西、天津、浙江、甘肃和福建队伍齐唱《丰收中国年》,嘹亮的歌声唱响乡村振兴的华彩乐章。第一次走出大山、走出云南、登上国家级舞台的云南傈僳娃娃组合与西藏当雄代表队用原生态的歌声演绎“最好的家乡”。值得一提的是,在“村歌嘹亮”主题活动开展中,与基层演唱队伍结对的文艺志愿者降央卓玛、呼斯楞、李德戈景、周旋分别带领他们结对子的队伍: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岭格萨尔合唱团、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镇昂素嘎查绿茵飞腾乐队、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河东村满天星艺术团,共同演唱《德格幸福谣 欢歌颂党恩》《快乐村排》《灯火里的中国》等歌曲,展示了“强基工程”文艺志愿者结对帮扶的优秀成果。文艺志愿者鞠萍、丁柳元与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通天洞牧歌乐队、湖南湘西吉首市排乃村湘西苗歌合唱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之声合唱队、贵州省兴义市桔山街道笔山社区夜郎布依八音演唱组合一起,表演《文艺志愿者之光》,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讲述在文艺志愿服务中和当地群众发生的生动故事,再现了“强基工程”实施三年以来文艺志愿者们深入基层、扎根乡村的感人故事,让在场观众动容。
文艺志愿者朱时茂、陈建斌、丁毅等作为助演嘉宾参与闭幕式演出。闭幕式上,为优秀展演队伍、组织单位和结对子指导教师颁发“幸福好声音”“嘹亮好声音”“最佳指导老师”“优秀组织单位”“最佳组织单位”“最佳人气团队”和“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
伴随着全体演职人员大合唱《歌唱祖国》的歌声,强基工程——“村歌嘹亮”2025年全国集中展演圆满落幕。回顾为期三天的展演,唱出了老百姓的风采和心声,也亮出了老百姓的幸福和梦想。在每支队伍展演之前,各队伍以30秒的短视频为引,用镜头诉说团队故事,用画面诠释家乡魅力,真挚的热爱跃然屏上。展演通过现场观众投票的方式,由观众直接评选出最佳人气团队,让最真挚的掌声和选票,选出最能引发共鸣的基层好声音。
在两场小分队的演出中,参演队伍与助演嘉宾一起,深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沙巴日太嘎查和零碳产业园区,将精彩的充满地域特点的节目送到当地群众和生产一线工人身边。演出最后,来自五湖四海的文艺志愿者、牧民、工人、游客身穿特色服饰围圈跳舞,大家手牵手、心贴心共同合唱《爱我中华》,激昂的歌声将现场气氛推向最高潮,各族群众在嘹亮歌声中享受美好时光和团结力量。
在文艺大集上,千余件文创作品集中亮相,非遗技艺与现代创意交相辉映。展演结束后,各省将优秀民间文艺作品、非遗作品、文创产品等“家乡的礼物”赠送给鄂尔多斯,这些礼物将在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馆中永久展出。鄂尔多斯市也以饱含地域特色的珍品回赠。
在线上直播间,观众通过弹幕传递心声:“每个队伍都是一部奋斗史”“村歌让我看到了劳动者的光荣”。
“村歌嘹亮”作为强基工程的重要品牌,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培育乡村文艺人才,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助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以来得到基层广泛赞誉。下一步,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舞动万家”“千村万景我的摄影秀、绘画秀”等主题活动,更好地激发引导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参与度,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